• 邵新宇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本报讯 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等经济特区 40 年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指出,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我校党委书记邵新宇受邀参加庆祝大会。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充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聚焦重大问题,加强应用研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深圳市政府共建的“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是首批入驻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高等学校研究院之一,研究院依托学校优势资源,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多维深层助力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学校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合作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输出协和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极大提升了南山医院的医疗水平,解决了当地人民看大病难和看大病贵的问题,为我国的大型医疗机构与异地医疗机构的合作探索出有益的经验模式。学校也为深圳特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校友秉承华中大低调务实的作风,在深圳各行各业贡献智慧、施展才华,为深圳特区建设作出贡献。(党委办公室)

  • 学校表彰抗疫先进集体和个人

    本报讯(记者汪泉 罗祎)10月19日,学校召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暨抗疫精神宣讲报告会,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抗疫经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校领导邵新宇、湛毅青、周建波、马建辉、梁茜、谢正学、解孝林参加大会,校长李元元主持会议。全体师生代表共唱国歌,并向在抗击疫情严峻斗争中的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副校长梁茜宣读了《关于表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经学校综合评审研究决定,对50个集体(含团队)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对1001名同志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校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发荣誉证书。校党委书记邵新宇代表学校党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向作出重大贡献的附属医院和校医院医务工作者,向二级单位党员干部及广大师生员工、社区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积极参与抗疫斗争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踊跃提供援助的全球校友、国际友人、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谢意;并特别向疫情中不幸罹难的教职工表达深切思念和沉痛哀悼。邵新宇指出,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华中大坚持党的领导,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全力以赴拯救生命;发挥学科优势,科技助力硬核抗疫;织密防护网络,筑牢校园安全屏障;牢记立德树人根本,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全力恢复正常秩序,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回望抗疫历程,我们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学校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工作,坚决奋战抗疫一线、坚决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坚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邵新宇强调,伟大斗争孕育伟大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凝聚举国同心的团结力量,激发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发扬尊重科学的实践品格,秉承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我们要把这场历史大考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定不移坚持科学创新,要把抗疫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持续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多华中大力量。在抗疫精神宣讲报告会环节,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万里、法医学系教授刘良和华中大社区党委书记李涛,作为获表彰先进个人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万里以“因为生命至上,所以舍生忘死”为题,讲述了自己作为普通医生支援医院发热门诊一线,以及参与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插管小分队的战疫故事。疫情期间,万里带领队员超近距离为危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用生命护佑生命。“插管小分队”获国家抗疫先进集体荣誉,万里所在的“尖刀连”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他表示,想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想到同济医院的院训,小分队队员们就有了继续战斗的动力。刘良以“时刻准备着”为题,分享自己作为科技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担当与思考。疫情期间,他带领团队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并公开发表首份观察报告,为优化临床救治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其研究成果写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第八版)》。刘良表示,坚持科学与真理,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失去信心,不要忘记初心。“……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刘良现场唱起这首熟悉的歌曲,深深感染了全场师生。李涛以“坚守 1037 号”为题,讲述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华中大社区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遏制疫情在社区的蔓延;基层干部始终把岗位当作战场,以无畏的姿态奋战在抗疫一线,展现责任担当。“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李涛说,正是无数普通人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才凝聚起了万众一心的战疫力量,为取得战疫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元元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华中大人冲锋在前、勇担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的使命担当。他要求全体华中大人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勇于担当作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重大斗争中经得起考验,以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实际行动,凝聚起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为早日把华中大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报告会最后,现场师生高声合唱《歌唱祖国》。大家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回味着动人的抗疫先进事迹,更加坚定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多贡献的决心与信念。学校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校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获奖师生代表等参加大会。

  • 抗疫精神学习专题集体备课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崔美娇)为进一步做好抗疫精神宣传宣讲工作,将抗疫精神有效融入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13 日,形势与政策课抗疫精神学习专题集体备课会在南三楼二大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谢正学参加会议。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艳华主持备课会,并对学校抗疫精神宣传宣讲工作方案做了说明。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学东对抗疫精神宣传宣讲纳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整体情况作了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红、教务处副处长刘燕分别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作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形势与政策教研中心主任吕洪良对抗疫精神专题课件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讲解。授课教师代表耿远明、顾馨江、李翔、奚哲分别结合自身参与学校疫情防控的经历和感想,围绕如何讲授好抗疫精神进行了分享交流。谢正学在总结时指出,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学校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将抗疫精神纳入形势与政策课,并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会,具有重要意义。谢正学要求大家高度重视,增强政治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展现政治担当,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阐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上来;要精心备课,运用理性而又生动的例子,既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讲好普通党员的责任担当,也要讲出华中大的时代使命,通过小故事折射大情怀、大道理、大格局,用抗疫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要用情讲课,增强课堂的深刻性,用身边典型教育引导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思考,让学生有收获、有感悟、有行动。据悉,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将从 10 月中旬开始至 11 月下旬结束,面向2017级和2018级本科生。抗疫精神作为其中首个学习专题,将由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和学校抗疫精神宣讲团成员代表共同完成。

  • 我校参加中美大学校长论坛

    本报讯(通讯员彭雨蒙 龙新力 刘书田)10月13日,20所中美大学校长相聚云端,举行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两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合作。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发表视频致辞,我校副校长陈建国参加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孙春兰指出,高等教育是中美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为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她希望,中美大学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挖掘互补优势,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办学、联合研究、联合培养人才水平,发挥人文交流使者作用,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在第一场分论坛中,陈建国以“面向全球挑战,建设更开放的大学”为题作主题发言。他表示,过去的9个多月时间里,武汉从“停摆”重获“复苏”,我校从“沉寂”重拾“活力”,是携手抗疫的团结助我们渡过难关,是开放合作的动力促我们坚定前行。最早身处疫情中心的华中科技大学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守望相助。作为中国投入医护力量最多的高校,我校在打赢疫情狙击战中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以开放的姿态向海内外伙伴伸出援手及合作的橄榄枝。陈建国指出,如果说疫情是国际合作的一次大考,我们的启示便是,唯有更开放的大学才更具有融通世界的能力以及化解风险的韧性。陈建国强调,开放是大学的基因,是学校活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华中科技大学以“开放活校”为指引,系列国际合作计划与项目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吸引力、学生的国际胜任力、学者的国际竞争力和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新形势下,学校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更开放的视野与格局,拓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领域与边界,更加关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全球健康等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携手国内外伙伴推进构建全球创新治理新格局,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 传承

    10月15日晚,“胡吉伟班”争创暨班旗授旗仪式举行。经过多个环节评选,能源学院能源动力类 1901 班、新闻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 1901 班、生命学院生物科学登峰计划班1901班、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07 班、经济学院金融1901班,获评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胡吉伟班”。副校长梁茜针对新时代如何建设好“胡吉伟班”提出三点要求:要坚持铸魂育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德为先;要坚持固本强基,传承团结文化,凝聚班风、筑牢平台;要坚持集体成才,激扬青春梦想,增长本领、永久奋斗。文/通讯员 曲徽 加吾哈图片由党委学工部提供

  • 三中心揭牌 华中大省高院携手推进战略合作

    本报讯(记者粟晓丽)建中心,聘教授,讲法典,我校与湖北省高院携手推进战略合作。10 月 15 日,“湖北司法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创新研究中心”“湖北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湖北审判管理研究中心”在校揭牌;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并作民法典专题宣讲报告。校长李元元、副校长梁茜参加相关活动。在梧桐语问学中心明德报告厅,李元元和游劝荣共同为“湖北司法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创新研究中心”“湖北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和“湖北审判管理研究中心”揭牌;李元元为游劝荣颁发兼职教授聘书。李元元指出,三个中心的揭牌,将充分发挥省高院实践资源优势和我校信息技术及法学学科优势,瞄准湖北省智慧法院建设的目标,为建设法治湖北和法治中国提供更多有力支撑;游劝荣院长的加盟,将对我校法学学科建设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新时代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和校园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发挥重要作用。他希望,省高院继续支持我校学科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双方加强人才交流,共同培养出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的法学人才;三个研究中心以此为起点,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省高院和华中大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双方协力推进现有合作目标高质量实现,并充分总结经验、拓宽领域、深挖内涵、创新形式,合力打造全国院校合作新标杆。在专题报告中,游劝荣以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生活案例,生动阐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起草历程带来的启示、起草过程中的争议观点、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制度创新。他指出,民法典的出台可谓“70年磨一剑”,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保护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民法典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游劝荣强调,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它的贯彻实施,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社会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形成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更多法律人投身其中,进一步探索创新。他希望更多华中大法学师生抓住机遇,发挥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承担助力民法典新发展的光荣使命,作出更多贡献,取得更大成绩。宣讲结束后,游劝荣一行还调研了法学院,与梁茜及该院领导班子、师生代表座谈。双方表示,将增进互学互助互补,整合资源强化优势,充分发挥共建智库和研究基地等合作载体的作用,实现发展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