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峥嵘 绘蓝图

           编前:与改革开放同发展共成长,10月19日,教育科学研究院迎来40岁“生日”。4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院坚持以学术为基、育人为本,弘扬学校“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办学传统,筚路蓝缕、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突出应用性、注重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不同于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特色发展新路,谱写了一曲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服务高水平大学改革发展、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华章。庆典时刻教育科学研究院40周年庆典暨教育学科交叉创新发展论坛举办本报讯(通讯员无忌 陈婧 黄林青)10 月 19 日,教育科学研究院40 周年庆典暨教育学科交叉创新发展论坛在梧桐语明德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邵新宇,副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许晓东参加活动。邵新宇指出,我校教育科学研究院诞生于学校改革学科结构、从工学院转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转型节点上,40 年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在理工见长大学发展高水平教育学科的新路。他希望,教科院能够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做好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谋篇布局,实现更高质量的快速发展。他要求,教科院要主动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为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好咨询服务;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巩固优势、明确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高;要充分发挥我校的工科优势,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切实办好工程教育研究中心;要敏锐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积极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教科院原院长刘献君回顾了学院40年发展历程。经过 40 年奋斗,教科院从起步、成长、发展到提高,取得了重要成就:在部分研究领域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通过形成个人内在理论指导了教育实践、丰富了教育基本理论,通过多种形式为政府和学校提供了决策咨询,通过院校研究较好地服务了本校改革发展。教科院在建设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要重视实践研究,坚持特色发展;要引进与培养结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术活动与制度创新,注重形成良好氛围;要团结学院师生与院友,争取各方支持,努力达成共同创造。教科院院长陈廷柱以“在交叉创新中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教育学科”为题,作学院发展展望报告。他分析了当前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处境与挑战,阐释了学院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路径选择,明确了学院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策略举措。陈廷柱说,学院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大地与学校、学院发展需要,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时代脉搏,尊重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规律,以交叉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和抓手,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教育学科,力争在某些领域走向世界前沿。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捐赠仪式、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捐赠仪式、院校研究基金捐赠仪式同期举行。现场共收到现金捐赠183 万元,设备实物捐赠价值 1000余万元。许晓东代表学校接受捐赠,为捐赠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和纪念牌,并向支持华中大和教科院发展的机构、团体和个人表示感谢。《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曾伟宣读了《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办刊40 年来评选出的 20 名优秀作者名单。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教学会原会长周远清,我校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等分别致辞,向教科院成立40周年表示祝贺。教科院党委书记王小月主持活动,副院长张俊超致欢迎词。毕业院友代表、广西师范大学校长贺祖斌教授,教师代表雷洪德教授,学生代表任京分别发言。在教育学科交叉创新发展论坛上,李培根院士、教科院冯向东教授、教科院原院长张应强教授分别以“工程教育当体现人的存在之善”“思维的批判性与批判性思维教育”“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为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并与参会嘉宾就教育学科交叉创新发展的理论维度开展了讨论。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胡劲松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沈红教授分别以“教育研究的学科交叉:诉求还是趋势”“教育学科交叉创新的应然与实然”“教育学科交叉的限度”为主题作报告。山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侯怀银教授,郑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周倩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分别作“教育学交叉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教育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报告。互动交流环节,参会嘉宾共同探讨和分享了关于教育交叉学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思考。全国兄弟单位代表、教科院院友、学院在校师生,以及学校部分院系和职能部处负责人近3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还采取了在线直播的方式,在线平台收看达2.36万人次。分会场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结题与启动会议在梧桐语明义楼问道厅举行。教科院承担的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国际化战略研究与 实 践 ”项 目 结题。“面向数字-智能时代工科大学生多向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项目启动。《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创刊 40 周年座谈会在梧桐语明智楼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杂志办刊风格与定位、刊物未来发展建言献策。《高等教育研究》于 1980 年在我校创刊,由我校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成立暨研讨会在梧桐语校友之家召开。教科院陈建文教授和参会嘉宾共同为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揭牌。校医院、资源宏康和瀚翔三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友座谈会在教育科学研究院 709室召开。院友们共叙同学情,并为学院 的 发 展 建 言 献策。1999级院友捐赠了泰山石作为院庆礼物,还有两位院友分别以书画献礼院庆。发展历程●1980年10月19日,华中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成立●1980年,《高等教育研究》创刊●1983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创刊●1985年,高等教育研究室改为高等教育研究所●1986年,获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点●1996年,获批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博士点,是学校文科专业首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组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3年,获批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2004年,学院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院校发展研究中心获批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 年,高等教育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获准设立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2009年,获批全国首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培养单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自设教育学原理博士点●2016年,自设教育心理学博士点●2017年,成立校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2019年,撤销直属党支部,设立院党委●2020年,成立校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师生说“在你离开每一块营地时,它都应当比你初到时更加美好。”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也曾在高教所、教科院的不同场合中多次复述过这个故事,勉励大家也是自勉,无论在人生旅途中的哪块“营地”驻足耕耘,在离开时都能留下一片绿洲。“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想,40年中,每一位在高等教育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院这块“营地”驻足学习、工作过的人,都曾为它更加美好努力过,在离开时也会因为它更加美好而备感欣慰。——教科院教授冯向东我常常在反思到底是什么吸引我愿意冒了这么大风险选择投靠具有 40年历史的教科院呢?是因为其高等教育学科在学术圈的已有地位吗?是因为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排名吗?也许这两个因素都有,但更重要的是,经历四十年的建设,这里逐渐积淀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务实的领导风格、轻松的同事关系。这种文化,对外彰显了学校和学院的内在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源源不断地聚集于此,与前辈们一同建设一个更卓越、更伟大的教科院。——教科院讲师王小青这所偌大的森林般美丽的校园,本身就是一座“大学城”。沉醉其中,不时就会有些“小确幸”。那时,我走在路上,经常能碰到周济校长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身影,半旧的自行车挡不住那份儒雅与潇洒。还有一次,我想照相,请身边一位气质儒雅的长者帮忙拍照,他欣然相助。过了一会儿,文辅相先生过来,望着长者远去的背影,说了一句:“你让黄树槐校长帮你照相?”而我并不知道他就是黄树槐。我自觉有些冒失,也不免有些得意。这就是我们的校园文化。——1996级院友肖海涛置身于学校博大旷远的校园,浸润于学校精深厚重的文化,特别是在教科院这个独特的育人“场域”,每位老师的指导、每门课程的学习、每场报告的启迪、每次讨论的激发,都让大家感受到洞开知识之门带来的追寻与探索的惊喜和快乐。后来,在离开学校的许多日子里,我经常反问自己,为什么一所学校、一个阶段的教育能给人如此至深影响,它究竟给予了我们什么?我思考后的答案是:结识一批真正的学人,知道了什么叫做学问,认识到自己的浅薄愚陋,把读书治学养成职业习惯,明晰了今后人生的努力方向,这应该是走出这个校园时比手中的博士学位证书更为丰厚的收获。——2002级院友荀振芳人说,严师出高徒,虽然我无颜堪称是导师手下最优秀的学生,但导师的严谨重新塑造了我的灵魂和做学问的态度。是导师用她的学术品格和学术情怀让我这个学术职业中的一员感受到了学术生活本身的纯正和美好,深刻地体验到了以学术为志业的神圣之处和魅力所在。如今的我也成为了一名导师,在自己行走的路上,如果说我还有些底气的话,那是因为在我的前面,有我的导师。——2004级院友宋旭红好的大学教育,必须要能“看见”。看见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困惑、问题等;也让学生能置身好的教育环境中,看见真善美,向往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成为真善美。何其有幸,在教科院,作为学生,我们能拥有这样的看见。这份看见,让我们收获了身心的自由与成长,让我们能更好地择路而行,走进更加丰富的大千世界,让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希望能够给予他人积极影响的人。这坚定了我为人师者的初心,也促使我成为了一名老师,并一直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2011级院友刘艳小花絮领取院衫赠送书法作品配戴院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