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好开学“第一课”

    抓好开学“第一课”——新学期教学检查掠影 为保证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掌握教学运行情况,学校开展了期初教学检查。开学第一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生处、研究生院、总务长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负责人分别到各教学楼对师生教学纪律、课堂教学运行状况、教学效果、教学保障等进行了检查,切实抓好开学“第一课”。 准备工作提前进行 为了让同学们在开学第一天就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教务处和相关部门于上学期末就开始着手新学期的教学准备工作。1月21日,教务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会同总务长办公室、基建处、网络与计算中心、保卫处、后勤集团等相关部门,对教学楼进行了详细检查,对教室灯管、桌椅、插座、空调、电铃及供电供水设备进行了检修,为教学提供便利和保障。 2月15日,教务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会同上述相关部门,针对上学期末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重点复查。教务处召开了校本科教学督导团全体大会,并拟定了校领导学期初听课安排计划。医学教务处对医科教学大楼及教学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开学深入教学一线 开学第一天,多位校领导到教学楼迎接教师和学生、检查教学保障情况,仅第一周就有10位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17次。教务处全体班子成员到教学楼查课、听课、考察、调研,并抽查了部分课堂的到课率。学生处、研究生院、总务长办公室等部门也参与了期初教学检查工作。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确保了新学期全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开学前,各院(系)也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教学检查计划和院(系)负责人与课程负责人的听课安排。院(系)负责人巡视并深入课堂听课,教务工作与学生工作联动。开学三天已有32个院(系)的党政负责人听课巡课达101次,对教师遵守课堂授课纪律及教学基本规范等情况进行重点巡查。 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从检查情况看,任课教师与学生对开学第一课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校本科教学督导团开学三天检查的31个教学单位的132位教师的185个课堂,均能提前10-15分钟到达教室,且备课充分,授课内容丰富,授课方式有所创新,课堂优秀率达56.02%。从学生到课情况来看,前三天全校学生平均准点到课率为97.16%,15分钟后到课率为97.46%,学生到课率高,学习热情饱满,课堂互动性好。 期初教学检查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上好开学“第一课”也为整学期的教学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 脉冲强磁场入选2018湖北十大科技事件

    脉冲强磁场入选2018湖北十大科技事件 本报讯(中国科学报记者赵鲁)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创造64T脉冲平顶磁场强度的世界纪录,结束了我国强磁场下科研长期依赖国外装置的历史。1月29日,该成果入选省科技厅公布的2018年湖北十大科技事件。 “这项重大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在我省实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2月15日,该中心主任李亮介绍说,迄今,全国已建成或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不到50个,湖北省现有的2个均由我校承建。 据了解,2007年开建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教育部直属高校承建的首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于2014年建成。如今,该装置脉冲磁场强度达到90.6T,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后第三个突破90T大关的国家。 李亮介绍说,该中心对外开放4年来,已为国内外69家科研单位提供了904项科学研究服务。利用该装置,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对数周期量子振荡现象,被誉为“近90年以来量子振荡领域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

  • 华中大|滇西大 共建应用高等教育研究院

    华中大|滇西大 共建应用高等教育研究院 本报讯 1月17日,我校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共建的应用高等教育研究院揭牌,并举行了应用型大学发展研讨会。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袁希平表示,滇西大要充分利用华中大的研究优势,探索贫困地区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路径,摸索形成国家高等学校分类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经验,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 滇西大校长助理、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董晓林宣读学校任命文件,袁希平给研究院院长、副院长颁发了聘书。滇西大党委书记罗进忠、袁希平,我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主编、文华学院校长、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刘献君,我校教科院院长陈廷柱为应用高等教育研究院揭牌。我校教科院副教授、应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雷洪德公布应用高等教育研究院科研项目指南。刘献君还向滇西大捐赠了专著《个性化教育论》。 研讨会上,刘献君作了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转型发展”的报告。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应用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贾永堂、陈廷柱、教科院副院长张俊超分别就“提炼组织知识,推动组织试验,服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院系设置与治理”“院校研究与大学发展”等主题,进行了讲授和研讨。 (教科院)

  • 热心献血

    热心献血 2月21日,协和医院开展春季应急献血活动,一群年轻的身影格外引人注意,他们是来自第一临床学院的热心学子们。献血结束后同学们来不及休息,又回到了课堂或实习岗位。他们说,要抓紧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图/通讯员 陈剑虹 文/通讯员 李诗念

  • 特殊寒假作业

    特殊寒假作业 开学初,生命学院学子提交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他们记录下了与父母开诚布公聊天、参与家庭大扫除、与家人在运动场上一较高下和为家庭年夜饭做上一道拿手好菜的点点滴滴。他们通过这些小事体会了父母的不易,也更加珍惜当下。 通讯员 杨烨 摄影报道

  • 25项目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25项目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本报讯(通讯员时文琪)1月29日,教育部公示了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评审结果,我校共有25项(包括4项专项项目)入选,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16位,入选项目数量再创学校历史新高。 本次评审,全国各大高校共有3678项项目通过。其中包括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3098项;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86项,新疆项目15项,西藏项目6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100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70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11项,教育廉政理论研究专项5项,以及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7项。 我校入选的25项包括规划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1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2项,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2项。目前,我校入选的所有项目已通过公示,进入立项阶段。

  • 协和获卓越奖

    “改革开放40年医院管理之变”征文评选协和获卓越奖 本报讯(通讯员丁宁)1月10日,改革开放40周年医院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改革开放40年医院管理之变”征文评选结果,协和医院胡豫、丁宁撰写的《改革创新续写武汉协和新故事》获卓越奖。 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夏家红在会上作交流分享。他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医院历任管理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引领了数次改革风潮。从上世纪80年代率先在全国医院中推行绩效改革,到提出人才、学科、品牌、国际化的四大发展战略,再到“五个协和”理念贯彻执行。近两年来,医院主动顺应医改要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率先加入武汉市职工医保,更是将改革干在实处的突出体现。 在深化医改的背景下,医院未来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对此,协和医院给出了答案:建立优质高效的发展模式,打造国家级医学中心。这是一条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道路,改革是最好的动力。 任何一家机构的改革发展步伐,都与时代变迁遥相呼应。协和医院40年改革创新历程,是医疗领域40年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纪念改革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有新作为,将改革之路走出协和特色。 据悉,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8月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与《健康报》报社联合,举行了“改革开放40年医院管理之变”征文活动,先后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稿件近300篇,最终评选出获奖文章40篇,其中卓越奖10篇、领航奖10篇、优秀奖20篇。

  • 同济牵手咸宁建儿童专病联盟

    同济牵手咸宁建儿童专病联盟 本报讯(通讯员蔡敏 邓国欢)1月23日,在“健康扶贫荆楚行走进咸宁”启动仪式上,同济医院和咸宁中心医院签署了儿童专病联盟协议。 省卫健委副主任姚云表示,湖北省儿科医疗资源不足、服务能力薄弱,基层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突出,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痛点”。同济医院作为国内知名儿科疾病诊疗基地,主动谋划提高全省儿童健康水平的技术措施,发挥了“国家队”作用。 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表示,同济医院将以“健康扶贫荆楚行”为切入点,与联盟内成员单位建立长期医疗合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工作一个都不能少”的号召。 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罗小平教授说,大医院的儿科医生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乡镇儿科医生更是紧缺。建立儿童专病联盟,可以将同济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地市级综合医院,有效解决基层儿科医生的技术培训问题,同时建立疑难重症转诊的绿色通道。 儿童专病联盟将实行各专科疾病的区域协作和分级诊疗模式,常见病首诊在基层,疑难危急重症救治在区域医疗中心;建立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咸宁中心医院疑难危急重症患儿可转诊至同济医院治疗,患儿好转后经评估转回当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同时联盟以儿童专病协作为纽带,建立业务指导、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质量控制、学科建设和科研协作的共享平台,实现专家、临床、科研和教学等资源共享,形成联盟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推动湖北省及周边区域儿童各专科医师培养工作,建立并完善“双建设”“双培养”为主旨的基层专科医生培养模式。 当天下午,同济医院儿科、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的20位专家来到咸宁市高桥镇文化广场,为当地130名少年儿童进行义诊。医务人员为孩子们进行了儿童常见疾病的筛查,细致地为每个孩子做好记录,并向家长讲解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常识。

  • 相遇成就彼此的成长

    附属小学刘海英——相遇成就彼此的成长 刘海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现任附属小学302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18年“师德先进个人”获得者,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读书是终生的事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刘海英有自己对语文学习的见解——海量阅读。“读书应当是终生的事业,读书对于人全面长远的发展不可或缺。” 有这样见解的人不少,而刘海英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在阅读美国作家李欧·李奥尼的作品《这是我的!》的课堂上,刘海英就运用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她先用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青蛙米尔顿、鲁伯特和莉迪亚学会分享的故事。随后刘海英便引导孩子们体会自己生活中的和谐与分享:“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什么是我们的呢?”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书架是我们的。” “刘老师讲的故事是我们的。” “足球比赛第一名是我们的。”为了进一步打开学生们的思路,刘海英也加入了讨论:“同学们的精彩分享是我们的,所以要认真倾听。” “美好的环境是我们的,所以看到纸屑要一一捡起。” 孩子们用力地点点头。此时,有一个女生大声地说:“刘老师是我们的,我们都爱她!” 听到这句话刘海英笑着回答:“你们是我的。” 师生间的爱意就这样在小小的教室间涌流。 刘海英对学生课堂外的阅读也有另一番要求,一年级是简单的绘本故事;二年级主要是阅读童话、童诗;三年级阅读国际大奖获奖儿童小说;四年级,刘海英就带领学生开始读论语精选和中国古典名著,领略古文的魅力;五六年级阅读小古文,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刘海英倍感欣慰的是,很多读初中的孩子回来告诉她,他们在小学就熟读甚至背诵的古文,让他们在初中的古诗文学习中得心应手,甚至学习古文比学习现代文更加轻松。 小学生的理解力、注意力都有限,关于怎么读书,刘海英有一套方法:绘声绘色的刘老师故事会,让孩子们在读书之前就对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书中进行摘抄的“采蜜”活动,引领勤劳的“小蜜蜂”们采撷芬芳花朵中滋润的“蜜汁”。读毕,引导孩子们画思维导图、人物泡泡等,互相交流想法,分享感悟。 如此一来,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读书乐趣、产生了读书兴趣、提升了文学素养,还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品质,学会了用美好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给学生更多的爱 刘海英曾经用了整整一个十一假期的闲暇给每个学生写信。50余个孩子,50多封信,每字每句,都是满满的爱。殊不知,这样令人感动的举动其实来源于一件恶性事件:一个平时乖巧不起眼的孩子,偷了别人的钱。经过了解,刘海英才发现这个孩子是个“留守儿童”。对于从前没有关注到,没有给予这个孩子足够的关怀和爱,她深感自责。刘海英这才明白,无论成绩好坏、性格如何,孩子们都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她决心更加用心地对待学生,给孩子们写信,告诉每一个人:你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都是闪亮的星辰。孩子们收到信后视若珍宝,甚至有孩子把信郑重地搁在心口守护着。刘海英还给孩子们布置了“心灵小语”这项特殊的作业,让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记录下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上交给老师,无论好事、坏事、学校的、家庭的,刘海英都认真去感受、去反馈。 当孩子遇到委屈、自卑的时候,刘海英在本子上写下对孩子的肯定;当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时,刘海英也像寻宝一样惊喜和快乐。尽管无论是写信还是读孩子们的心声并反馈都是耗时耗力的活,但这样的活动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她依然会坚持下去。 工作和生活难以两全,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多一些,放在儿子身上的就会少一些。刘海英的儿子上幼儿园时常由外婆照看,上小学后,刘海英才分出更多的精力在儿子身上。“我现在基本上都在学校里完成所有工作,就在办公桌上列个任务表,时刻提醒着自己。”即使这样,刘海英回到家中也难以用面对学生的高涨情绪去面对儿子,好在家人对她非常理解。儿子时常说:“妈妈,我缺爱了。”然后去向妈妈去讨要一个拥抱。 最大的荣誉是家长的肯定 刘海英任教的302班有独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家长们积极参与排版、编辑等运营工作。家长会上,刘海英向每一位家长赠送自费购买的书籍,以表达对家长的感谢。家长们认真阅读,甚至有的还写下了情真意切的读后感,字里行间具是对刘海英的感激和敬爱。 刘海英为了表达对家长们的感激,自费学习心理学课程,并把所学的知识和理念与家长们分享,“爱是不求回报,爱是无条件地接纳,爱是允许做自己”。 没有人会比家长更在意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的配合和认可是刘海英获得的最大荣誉,也鞭策着她继续学习,不断进步。 采访结束后,刘海英准备回到教室看看孩子们的情况。在楼梯上,几个孩子兴奋地向她跑来,献宝似的举起手上的塑料杯,塑料杯里盛着清水,水中漂浮着碧绿的藻类。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跟她分享:“老师,你看这是我们实验课上老师给的,我们现在要去换瓶子把它们装起来。”刘海英兴致勃勃地看了看,笑着对孩子们说,“真好看!那你们快去把它放好吧,下楼小心呀!”目送孩子们安全走下了楼梯,刘海英才继续向上走去。 在附属小学,有很多像刘海英一样的老师。他们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批判性思维引入课堂;他们深爱着每一个孩子,在教学之余用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尽心尽力如他们,点亮了孩子的童年。 立德树人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