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振兴蓝图一绘到底

    2018年,临翔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2019 年,临翔区贫困人口清零,各项任务如期完成;2020 年,临翔区脱贫攻坚呈现项目覆盖率高、群众满意度高、脱贫成效明显、脱贫成色好的良好态势。在这场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华中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携手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取得节节胜利!站在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1 月 19 日至 21 日,校党委书记邵新宇、副校长梁茜带队赴临翔调研,与当地签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助力临翔振兴发展的蓝图一绘到底。期间,邵新宇一行与临沧市、临翔区的相关领导进行了会谈交流。临沧市委常委、临翔区委书记尚东红陪同调研。学校有关单位负责人及专家团队参加调研。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访村街、入企业、过雪山、进茶园、赠图书、签协议,三天的行程,邵新宇一行朝发夜归,一直在路上。19 日下午,邵新宇一行刚抵达临沧,就马不停蹄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在博尚镇碗窑村,邵新宇一行来到七彩炼玉庄园,了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情况,查看陶瓷生产线及产品;调研土陶一条街和文化中心建设,了解碗窑土陶的历史发展、工艺创新和文化提升。在华翔科技创新研究院,邵新宇询问了整体运营情况和云茶研究设备调试安装情况,了解相关团队进驻及项目的进展,慰问我校在临科研人员。在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邵新宇听取了科技创新引领及项目合作介绍。邵新宇还看望了研究生支教团临沧分队的同学们。20 日一早,邵新宇一行一路跋涉,前往邦东乡昔归村考察。在江麓合作社,邵新宇听取了建规学院耿虹教授团队关于昔归特色小镇、景观大桥及连接线的建设规划,查看忙麓山古茶园保护及茶叶种产销情况。当晚,邵新宇一行赶赴临沧脱贫攻坚纪实馆,了解脱贫攻坚伟大壮举给边疆带来的沧桑巨变;走进区人民医院,看望医务工作者,慰问我校派驻干部,并捐赠了价值60万元的电子图书资源。21 日上午,华中大临翔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根据协议,围绕临翔区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我校将着力从教育、医疗、科技产业、消费、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党建、干部人才等八个方面,继续深化帮扶,扎实推进临翔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的建设。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一鼓作气攻城拔寨,将实干进行到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将“学校所长”与“临翔所需”有机结合,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邵新宇要求“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作风要务实、举措要扎实,要开出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到人、落实到团队。对于此行考察的相关工作和项目,邵新宇一一叮嘱要与当地充分沟通协商,抓实抓细抓落地。——规划帮扶是系统工程,要体现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工程之美。要在已有成效基础上,深挖当地特色历史,凸显茶文化主题,融入青山绿水自然之境,打造独属于临翔的经典之作,塑造精神的归宿、心灵的港湾、美丽的家园。——科技产业帮扶是增收提质的重要抓手,要往高端、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提升。要充分发挥我校科技产业孵化和成果转化优势,结合临翔本土资源优势,对接相关学科和专家团队,研发高端产品,不断激活临翔区的内生动力。——医疗帮扶是民之所系,政之所向,要 谨 记“ 没 有 全 民 健 康 ,就 没 有 全 面 小康”。既要传授医学技能,提升临翔当地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民所需的医疗队”;也要树立大健康观念,共同提升医德素养,以仁心守护健康。——教育帮扶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要引导更多的当地学生“心所向之,志所趋之,行所往之”。对于已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要鼓励他们专注学业、多交良友、学有所成回报家乡。谋定而动,胜在不懈风雨兼程谋发展,华中大与临翔区携手共进,打了一场脱贫攻坚的“漂亮战”。临沧市委副书记张剑萍说:“华中大对临翔的帮扶,是真金白银的帮扶、真情实意的帮扶、真抓实干的帮扶,有力促进了临沧市脱贫攻坚工作。”临沧市常务副市长杨文章说:“华中大的一系列帮扶举措,都是用真心、动真格、使真劲,我们发自肺腑地感动、感谢、感激。”尚东红说:“华中大和我们看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各项帮扶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充分展现了华中大速度、华中大风范、华中大精神!”一路用心用情用力,收获了真心真意真感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刻,临翔村民纷纷拿出腊肉、香肠、火腿等珍贵的物资共计80余吨,捐赠给学校;临沧市拿出全市 14 万只口罩的七分之五共 10 万只、临翔区拿出全区仅有的6000余只口罩的六分之五共5000只,都寄给了学校。对此,邵新宇率全体调研人员深深鞠躬:“由衷感谢临沧市和临翔区的亲人们雪中送炭,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舟共济向未来。历经脱贫攻坚战的携手奋进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共克时艰,华中大与临翔区抱得更紧,也一定会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华中大始终深怀国家情怀、人民情怀,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国家赞誉。这其中的‘人民’,也包括临翔人民、临沧人民和云南人民。”邵新宇如是说道。邵新宇进一步强调,华中大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口合作,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在巩固好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拓展合作,提升质量,助力临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临沧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满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华中大将继续携手临翔区、临沧市,在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把步伐迈得更加有力、更加自信、更加精彩。

  • 我校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

    本 报 讯 11 月 20 日 至 22日,2020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召开,主题为“加快推进大学治 理 体 系 和 治 理 能 力 现 代化”。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江陵,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我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应邀参加开幕式,并以“构建一流大学治理体系,实现高质量特色发展”为题,在大会主论坛作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全球视野下的大学治理体系、大学治理的价值自觉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治理实践三个方面展开。李元元在报告中强调,遵循学术规律,倡导共同治理,是一流大学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一流大学要在办学方向上,坚持“四个服务”方针;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标准;在科学研究上,坚持“四个面向”方向,担负起时代使命,在提升治理能力中追求卓越,在特色发展中实现大学价值。李元元指出,在治理实践中,华中大始终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在现代大学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治理各方“有序”、让学术治理“回归”、让民主管理“落地”、让管理重心“下移”、让办事流程“再造”,建构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合中国国情的规范的大学治理结构。学校持续深入推进改革,持续增强治理效能和活力,实现全面快速发展,努力做到让党和国家满意、让人民满意、让师生满意。(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 校党委持续推进第三轮巡察

    本报讯 10月2日至28日,校党委对我校 12 个二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开展了常规巡察。11月5日,校党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邵新宇主持召开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校党委常委会会议,逐一听取各巡察组的巡察情况汇报,审定第三轮巡察综合报告。邵新宇指出,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从政治高度抓好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压实整改责任,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真改实改、全面整改、务求实效,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践行“两个维护”。11 月 9 日至 13 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建波,校纪委副书记、党委巡察办主任刘继文,校纪委副书记覃仕菊分别向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被巡察单位传达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党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提出整改要求。校党委第一至第六巡察组组长耿建萍、熊滨、林林、艾一梅、覃仕菊、聂鸣等代表党委巡察组反馈了巡察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11 月 25 日至 27 日,12 家被巡察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向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巡察整改方案。周建波,校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谢正学听取了汇报,并提出整改要求。周建波指出,各被巡单位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整改“四个融入”的要求,用整改行动和效果体现“两个维护”。一是要扛起政治责任,制定好整改方案;二是要坚持目标导向,把巡察整改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要从严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整改经得起检验。谢正学强调,被巡察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对党忠诚、对历史负责、对师生负责的高度,认真抓好整改。一是要加强班子政治建设,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二是要聚焦职责使命,谋划改革发展;三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被巡察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均表示,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切实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后续,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将对 3 个月集中整改和持续深化整改情况开展日常监督。(党委巡察办)

  • 寒冬送暖寒冬送暖

    一夜之间,江城进入严寒模式。11 月 26 日和29 日,校领导李元元、梁茜、解孝林分别深入学生宿舍,查看住宿环境维护,关切冬季所需是否充足,叮嘱大家注意保暖保重身体,勉励同学们发扬“学在华中大”精神,努力成长为祖国需要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图/记者 刘涵木文/ 通讯员 李芳芳 靖咏安 马胤任

  • 《科学》刊发杨荣贵团队辐射制冷技术研究成果

    本报讯(通讯员陈正军)11月13日,《科学》刊发了综述论文“太空辐射制冷:利用寒冷的宇宙作为可再生和可持续的能源”(Terrestrial radiativecooling: Using the cold universe as a renewable and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描述了被动辐射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我校能源学院杨荣贵教授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尹晓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怀俄明大学谭刚教授和斯坦福大学范汕洄教授参与了该综述论文的工作。太空辐射制冷是一种基于对材料光谱性能进行选择性调控,通过热辐射将物体表面热能与宇宙冷源进行交换的技术。该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利用宇宙冷源作为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铺平了道路。论文回顾了白天光照条件下辐射制冷材料的最新进展,以世界地图的形式展示了使用具有理想波长选择性辐制冷材料后的全球年辐射制冷潜力,描述了被动辐射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辐射制冷技术在世界范围应用的未来。杨荣贵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陈刚教授2018年全职回国后,就职于我校能源学院。20多年来,他一直深耕于传热学领域,在微纳尺度导热、辐射制冷和气液相变换热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五中全会精神

    本报讯(记者崔美娇)11 月 24 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进行交流研讨。校党委书记邵新宇主持学习。省委宣讲团成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文红玉教授作题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的专题报告。邵新宇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更需要一流高校主动作为、勇挑重担、积极贡献。一是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改革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继续在坚定干部师生政治信仰、突出育人工作政治标准、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二是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深刻认识高校在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更大力度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口合作,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更大的科技力量。三是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织密风险防范和责任落实的工作网络,不断增强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主动设置议题,加强舆论引导,形成良好氛围。校长李元元指出,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新阶段新格局新理念,要按照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必须适应国家发展转型需要,要结合第五轮学科评估,找准定位,明确责任,勇于担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上突出高质量。二是要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按照学校国际化建设大会的重要部署,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三是要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再次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新要求,体现了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学校前期对构建一流大学治理体系进行了积极实践,建构了规范的治理结构,并持续深入地推进改革,取得了很好成效。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提供有力支撑。中心组成员在交流研讨中表示,学校要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十四五”规划的科学性。要准确把握当前机遇和挑战发生的新变化,充分利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生动素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凝聚师生力量,开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要积极应对改革发展的新环境,发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好改革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要学懂弄通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完善,确保五中全会各项任务要求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