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表委员全国两会议国是

期次:第590期       查看:54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15日和3月13日在北京闭幕。我校6位赴京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分别就推进“双一流”建设、高端人才管理、科研体制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供给侧改革等提出建议。现将代表委员的观点整理如下。

全国人大代表李培根:

提倡工匠精神  更要培育匠心

     李培根认为,老百姓对生活品质提高的需求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要想在现代竞争浪潮中实现我国产品的突围和发展,必须要从“生产出产品”向“生产出优质产品”转变,这就需要发挥工匠精神。他建议,在学校日常的教育和培养中,要更注重技术和品质结合,把对群众生活的细微关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达到生产优质产品的高度。今后不仅要培养一线工人的工匠精神,更要在设计、研发等多方面实现匠心的培育。

全国人大代表王国斌:

争取将湖北打造成国家医学中心

     王国斌认为,过去十年,国家医疗保险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平稳有序地开展公立医院改革仍至关重要。他建议,要尽快出台公立医院改革意见,跳出部属管理,制定多方共同投入管理运行的新机制;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成本的核算、价格的制定都要有科学的办法;要加强推进薪酬制度的改革;要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借助湖北的就医需求和科研人才优势,要争取将湖北打造成国家医学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冯丹:

加大对我国存储器国产化的投入和建设

     冯丹认为,目前我国存储器在进行国产化,但缺乏知识产权的支撑。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虽然都已落户武汉并启动建设,但并没有形成合力。她建议,第一,要加大核心技术的投入,特别是在基础性设备和科研上的投入,让企业可以长远发展。第二,要更多地使用和推广国产化设备、国产化存储器。第三,存储器安全建设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要统筹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充分融合,形成网络安全产业集群优势,确保武汉在国家存储器和网络安全战略中处于领先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马新强: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马新强认为,科研机制改革和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希望落实科技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积极性,让科研人员不再为烦事杂事劳神分心;并建议抓稳抓实制造业这个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通过创新促使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创新来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应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实施“千企计划”,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科技资源,反哺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全国政协常委田玉科:

保证一线科研人员拥有更多自主权

      田玉科认为,科研经费一直是高校教师的老大难问题。项目还没做就要提前填写经费预算,但等到立项时,由于财务要求严格,老师们得想办法把钱“花”出去。项目经费不好拿又不好花,所以很多科研人员在申报项目时,积极性并不高。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就能保证一线科研人员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能保证科研经费花得出用得好,能更好地提升科研创新的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丁烈云:

 人才计划亟须统一管理

    丁烈云认为,目前全国各级各类人才计划有近百个,人才项目种类多,各部门之间的定位不够清晰,亟须归口统一管理。他建议,按党管人才的原则,由中组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面统筹整合现有各类人才计划,进一步明确各类人才之间的合理定位、层次、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体系;还要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对重要的人才计划入选者,弱化短期、硬性的论文考核指标,延长考核周期,鼓励长线研究,更加注重学术水平和实质贡献的考核。

 

中国到2050年会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出来

    丁烈云认为,一流大学的诞生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关性。中国到了2049年或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肯定有一批一流大学出来。向着世界一流迈进,高校要写好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写在纸上的文章,就是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等高水平的文章;第二篇文章,是为了支撑服务、引领发展而写的文章,是能够落地的,是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成果的转化。

 

(摘自《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中新网、微言教育、长江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