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大地 青春献给祖国

期次:第668期       查看:181

900多支队伍、8000余名师生在这个夏天奔赴祖国各地,在大江南北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深入社会各界,收获真切的实践感悟。


本版图文由各实践队提供。

 

630日至710

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

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电商扶贫调研活动。实践队与临翔区电子商务协会座谈,参观博尚镇勐准村“民族团结示范村”腾龙村,实地探访脱贫攻坚一线。在碗窑村,实践队探访新时代下“寂寞的传统匠人”,深刻感受工匠在老手艺与新模式中的选择、变化与坚守。

经过10天的走访,实践队深入调研了区、镇、村的农场电商“全链条”、当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制约发展因素等,为云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队员们真实地了解了扶贫进程,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着青春力量。

 ★实践感悟:“让自尊者有力,让前行者幸福”。脱贫攻坚落在实处,造福了大众百姓。

 

71日至9

探访“南音”的前世今生

人文学院实践队赴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开展“古乐遗韵,百代南音”暑期社会实践,探寻南音的起源、现状和传承。

实践队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在泉州府文庙采访了当地居民和泉州府文庙南音传习所的潘女士;与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前往泉州鲤城区南音艺术家协会,观看教学表演并进行人物专访;在厦门街头进行了街采。实践队将会以新老两辈南音传承人、南音社团传习所、学校三个主体为线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南音的前世今生。 

实践感悟:南音坚守,是文化的坚守,是闽方言区的坚守,是古老剧种的坚守,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守。

 

72日至9

两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

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社会实践队赴鄂豫两地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实践队依次前往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等地,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实效,助力脱贫攻坚战。

通过会议座谈、走访交流,实践队与当地相关部门、居民围绕各地扶贫搬迁背景、搬迁投资规模及措施和搬迁居民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实践队从医疗、教育、交通等多角度了解搬迁效果,测算村民总体满意程度,进一步回答搬迁户是否能“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实践队先后参观了农用水库、灌溉枢纽、改造梯田等设施地点,实地探究政府扶贫政策实施力度与效果,从设施的用途、适用面和实际效果等几个方面,充分了解扶贫资金投放建设成果。实践队还入户走访调研,走入搬迁村民的家中,了解村民的收入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善程度和扶贫政策的帮扶效果等方面内容。

★实践感悟:基层政府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就近务工,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72日至11

近距离感受中国力量

电气学院“器贯山河,匠心筑梦”社会实践队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9研究所、海军工程大学、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开展调研。

实践队在719研究所了解了中国核潜艇的发展历史,向大国工匠的进取和奉献精神致敬;在海军工程大学调研了我国海军人才培养现状,并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防自信;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深入到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生产和研发一线,在动力谷里感受到中国力量。队员们通过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国防军工企业,学习了中车株洲所黄济荣等一辈专家身上“永磁”匠心精神,认识到了学号专业技术本领的重要性。

 ★实践感悟:科技报国,产业兴邦。我们认识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深刻内涵。

 

73日至9

争做大熊猫守护者

由新闻学院、生命学院、建规学院10名学生组成的实践队前往陕西佛坪,探访由中国绿化基金会、新浪微博发起的公益项目“熊猫守护者”的落地情况。

为深入了解陕西佛坪生态现状及微博“熊猫守护者”项目落实情况,实践队走访了管理部门,与专业人员座谈,了解佛坪的生态保护现状。实践队在岳坝村内实地走访后发现,村民对于“熊猫守护者”项目尚缺乏足够了解。有关部门接到反馈后表示,接下来将组织大家对环保知识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实践期间,实践队员还对竹林进行了维护。

佛坪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的故乡”之称。由于地处秦岭南麓,坡度大,暴雨带来的泥石流滑坡破坏部分竹林,产生了竹林碎片化现象。“熊猫守护者”项目的主要目的,便是通过对竹林的移栽、再种植,将多块碎片化的小竹林连接成片,给大熊猫充足的活动空间。

★实践感悟:重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风气,为“熊猫守护者”的线下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也收获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75日至10

切身体会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公共卫生学院“微光行”社会实践队赴湖北巴东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调查及常见慢性病知识科普活动。

实践队前往柳家山中心卫生室、谭家村卫生室、上李坪村卫生室等6个卫生室,通过开展知识普及讲座和发放宣传册等形式,让当地居民进一步了解如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村民进行沟通,以这种形式来了解当地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对村卫生室的态度和建议。队员们切身体会到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有的卫生室医生会上门入户免费为村民测量血压、普及健康知识,也有的卫生室会建立微信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便民措施,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实践感悟:改革助飞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13日至19

绿色发展背后的经济账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社会实践队右玉小分队前往山西省右玉县,先后走访右玉县发展与改革局、统计局、林业局等6个政府部门,塞上绿洲生物科技公司、旺顺光伏电站两家企业以及被誉为“西口古道第一村”的马营河村和小南山绿园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就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促进作用开展走访调研。

通过走访,实践队得知,由于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态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县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财政收入。70年来,植树造林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形成了一套植树造林与扶贫工作相融合的发展方式。

★实践感悟:“右玉精神”是“中国梦”的缩影之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中国,才能共筑美丽“中国梦”。

 

718

新丝路筑联通平台

生命学院“寻迹一带一路之中欧班列”社会实践队前往浙江省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义乌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就中欧班列相关问题进行走访调研。

“义新欧”中欧班列的顺利运营、发展壮大,为一些高附加值且对运输时间有要求的产品提供了便捷,成为义乌乃至周边地区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促进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对国家间深层次、高水平交往模式的形成起到助推作用。实践队通过深度交流,了解了“义新欧”班列的运营现状、发展压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践感悟:促进合作、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受益良多。

 

728日至86

垃圾分类新时尚

公管学院赴上海“垃圾分类”政策调研社会实践队在上海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调研。

实践队走访了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主管部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通过与绿容局政策法规处、环卫管理处、废管处等机构相关人员的座谈,初步了解了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推行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座谈会结束之后,实践队赶赴徐汇区的小安桥小区和梅陇三村两个小区实地调研,与居委会人员深度交流。实践队还分散到上海的各个街头社区,直接面向普通市民开展问卷和访谈调查。队员们相继走访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区及街道,也沿着不同线路去到商场、公园、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处。

通过调研,实践队发现,垃圾分类工作被广泛认可,街道、居委会和小区居民中选出的志愿者,成为贯彻垃圾分类工作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实践队也发现垃圾分类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部分小区的定时定点投放制度无法覆盖到所有人群,“绿色账户”制度的落实程度不高等。

  ★实践感悟:在祖国的大地上体验真实,在理论与实践中探求真理,为祖国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7月至8

走近校友了解行业前沿

光电信息学院“光电‘芯’青年,建功新时代”主题社会实践,组织40余名师生分赴深圳、珠海、上海、福州、武汉等地,以近三十年从学院毕业,从事芯片相关领域的青年校友为调研对象,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物开展了人物访谈。校友向队员们介绍了半导体产业的广阔前景,还用自身的成长发展经历勉励大家,应该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志存高远,早日为投身行业做准备。通过参加此次活动,队员们获益匪浅,通过走近校友、了解校友,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对自己自己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感悟: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自觉肩负起祖国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献给祖国。

 

86日至11

一把纸伞百年传

社会学院社会实践队赴四川省泸州市分水岭镇,以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探索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了解油纸伞百年传承的历程、找寻现代继承发展中的创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毕六福从小就帮着父母做伞。后来,他开办了伞厂,开设流水线生产油纸伞,帮助分水油纸伞走上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在申报非遗的过程中,政府出资打造分水油纸伞官方文化形象;高校邀请毕六福作讲座,为新时代新青年讲述关于油纸伞的故事;毕六福开设教学班,一期一期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徒。平时,毕六福还在博物馆里每天为来来往往的人讲述着分水油纸伞的故事。通过官方与民间的努力,分水油纸伞在2008年成功获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感悟:社会各界应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我们耐心地去探索、去感受、去传承。